宁波开展"五水共治"以来 56人因污染环境被判刑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9-01浏览次数:11

宁波开展"五水共治"以来 56人因污染环境被判刑

宁波近5年56人污染环境获刑

  

小企业主图便宜农民想获利助长非法占用农地犯罪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8月31日发布破坏环境资源保护刑事案件审判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09年至2013年,宁波两级法院共审结破坏环境资源保护刑事案件200件316人。其中,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矿等非法利用型环境资源犯罪占案件总数的93.5%。

  

《法制日报》记者发现,2009年至2013年9月,宁波两级法院判处污染环境犯罪案件为零,去年第4季度判处3件4人,今年1月至7月判处43件52人。

  

为何此类案件突然大幅增长?宁波中院刑二庭庭长陈峰解释说,过去触犯污染环境罪门槛高,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才构成犯罪。去年6月,两高出台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降低和新增了污染环境罪的入罪标准,相关部门加大了查处力度,是此类案件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按照“五水共治”活动的要求,去年年底以来,宁波全市部署开展了打击污染环境犯罪专项行动,被查处的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已陆续起诉到法院审理。已审结的46起案件中,42件为电镀小作坊排放污水中重金属超标3倍以上。“一些情节较轻适用缓刑的罪犯,尝试适用禁止令,禁止罪犯在缓刑期间从事原来工作,试点的余姚法院共对3起案件适用了禁止令。”陈峰说。

  

近5年,宁波两级法院判处非法狩猎犯罪案件28件40人,其中90%为外地籍人员。

  

宁波中院刑二庭法官陈靖分析:“大多外地籍被告人对国家和浙江省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应有了解,他们的一些乡土习惯与法律规定存在冲突,对自己行为的违法性缺乏足够认识,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例如,慈溪一外地籍人员听信吃麻雀能治肾结石的偏方,首次捕捉80余只麻雀被判刑6个月后,又捕捉265只麻雀,被判刑1年4个月。

  

2009年以来,宁波两级法院共审结非法占用农用地刑事案件33件74人。白皮书中分析,宁波工业经济发达,工业用地非常稀缺,一些小企业主贪图农用地租金廉价,农民也有出租土地营利的需求,是非法占用农地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

  

此类案件大多是在未经依法批准、无相关许可证或许可证到期失效后未获新的许可证情况下,擅自非法处分,改变土地用途进行挖掘、开采、填渣建房、筑路、堆放沙石,造成农地毁坏,部分彻底毁坏,无法恢复原状。

  

北仑区某街道一农村经济合作社在未经任何相关部门审批情况下,竟然经村两委会讨论,擅自把属于该村所有的59亩农用地出租给他人建造厂房,实际导致62亩农用地被毁坏且不能恢复原状。

  

白皮书显示,近5年来,宁波两级法院共判处破坏林矿资源犯罪案件134件196人,犯罪人数占全部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人数的62.03%。

  

被告人李某在溪口镇擅自采伐松树、杉树、杂树共计1834株,合计立木蓄积68.3539立方米。被告人朱某非法开采石料4万余立方米,造成国家矿产资源破坏价值达51.2万元以上,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相应罚金。被告人尹某伙同他人雇人砍伐野生香樟树40株,出卖给木材市场和雕刻厂,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3万元。

  

白皮书分析,一些被告人受经济利益驱使,视环境资源为个人私产,存在靠山吃山的思想,追求利益最大化、对资源加速变现,漠视环境的生态价值,擅自乱砍滥伐。(记者 谢台选 通讯员 沈路峰 陈靖)

 

文章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