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司法解释出台后,各地迅速按照新的司法解释开展环境治理工作,保持对非法排污企业的高压态势。
在河北省,玉田县玉丰热镀锌厂擅自恢复生产污染环境,其负责人被刑事拘留,成为新的司法解释出台后河北省首例环境污染刑事案。
一热镀锌厂私自恢复生产被追责
河北省环境执法监察局局长赵军告诉记者,河北省已按照新的司法解释开展环境治理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据赵军介绍,唐山市玉田县日前按照新的司法解释,刑事拘留了玉田县玉丰热镀锌厂负责人沈宝明。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
据介绍,今年年初,河北省环保厅调查发现,唐山玉田县渠梁河村4家热镀锌厂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擅自建设,非法生产,并排放废酸液,造成环境污染。
当地环保部门责令其停止生产,并分别处于1万元行政罚款。5月,唐山市环保部门将这4家企业列入关停取缔名单,要求切断其电力供应。
之后,3家企业停止生产,但玉丰电镀厂却私自利用发电机恢复生产。
“这起案件是我国降低污染环境罪量刑门槛后的河北省首例,可对存在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起到警示作用。”赵军说。
据了解,目前,河北省环保厅正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勤联动机制,河北省监察厅也正在制订《河北省环境治理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
挂牌督办8起污染案件
6月25日,河北省召开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三查”行动回头看视频会议,省环保厅、省监察厅决定对8起环境污染重点案件进行联合挂牌督办。
据介绍,督办案件涉及河北省7个设区市、12个县(市、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案件各4件。
这8起案件分别为:石家庄新乐市废旧塑料加工、土法炼铝严重污染环境案;唐山玉田县废旧轮胎回收、镀锌厂和遵化市石灰窑违法排污、严重污染环境案;“引滦入津”河道环境污染案;保定市满城县富康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海昌造纸厂环境污染案;沧州河间市燕中电料厂、韩进宅热镀厂等20多家企业环境污染案;邢台市内丘县建滔(河北)焦化、建滔(河北)化工公司环境污染案;廊坊三河市矿山、古砖窑环境污染案;张家口煤厂、矿山、钢铁厂、采石场污染环境案。
河北省政府要求,8起案件涉及的设区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做到取缔关停到位、行政处罚到位、整治和恢复措施落实到位。
按照要求,设区市纪委监察局要对上述案件启动行政问责程序,严肃追究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责任。
同时,河北省要求各设区市环保局、监察局对挂牌督办案件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联合检查督导,直至取缔关停、生态恢复、行政处罚等全部落实到位之后方可摘牌。
环保厅长斥责违法企业
“河北的环境问题仍非常突出、执法监管仍未真正落实到位,有的企业仍有恃无恐违法违规。”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分析说。
据陈国鹰介绍,挂牌督办的8起案件中,有些是区域性、长期性污染问题,存在排污企业底数不清、排污单位监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不明确等问题。
陈国鹰说,部分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环境意识有待提高。如石家庄新乐市985家废旧塑料加工、16家土法炼铝环境污染问题,唐山玉田县310家废旧轮胎回收加工问题等,不是短时间存在的问题了,但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未能及时整治到位。
陈国鹰指出,唐山市玉田县窝洛沽镇废旧轮胎回收加工作坊问题,张家口煤场、采矿和采石场问题,突出表现出未明确监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环境监管缺失、不到位。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养鱼、遵化境内黎河选矿厂污染问题暴露出一些县(市、区)存在未逐级签订环境监管责任书、未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境监管责任制等问题。
“联合执法合力不够是致使环境问题久拖不决的重要原因。”陈国鹰说,如该报请当地政府统一组织落实的没有报,该移交相关部门的没有移交,该断电的不断,该吊销执照的不吊销。
开展“三查”行动回头看
今年上半年,河北省以开展查非法排污、查超标排污、查恶意排污的整治违法排污“三查”行动为主线,推动地方政府落实改善环境质量的责任。
截至目前,全省取缔非法排污企业1329家,治理超标排污企业244家,限期整改企业910家,行政处罚277件,挂牌督办103件,向相关部门移送102件,并对4起违法案件6名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河北省将于7月上旬组织督察组进行整治违法排污“三查”行动开展情况回头看,为期一个月左右。
视频会上,陈国鹰要求重点督导渗坑专项整治、“四个零遗漏”、重点案件查处、检查环境监管中的盲区死角4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是渗坑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检查各设区市政府是否按要求制定了相应整治方案、是否查清了辖区内渗坑底数和污染源。
二是“四个零遗漏”工作开展情况。检查各设区市政府是否做到排查和录入“零遗漏”、监管责任“零遗漏”、问题回应“零遗漏”、污染治理“零遗漏”。
三是重点案件查处情况。检查省环保厅21起挂牌督办、22起限期整改、11起行政处罚和环境保护部通报的督办案件整改情况等。
四是检查环境监管中的盲区死角。检查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涉小”、“涉非”企业,特别是被关停后又反弹的死灰复燃和漏网企业。
(来源:中国环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