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文君)2025年4月1日-2日,省湖泊保护中心、省水利厅湖泊处组织2024年度湖泊保护与管理白皮书现场调研与论证工作。中心常务副主任罗文君副教授受邀参与此次工作。省水利厅原厅长,湖北省水利厅原一级巡视员熊春茂厅长作为专家组组长带领调研组对孝感老观湖、王母湖,东湖高新豹澥湖,鄂州梁子湖区梁子湖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本次调研,调研组充分了解到四个湖泊所在地方党委政府对湖泊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地因地制宜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在湖泊保护与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和重大成绩。
孝感老观湖集湖泊、沼泽、人工湿地于一体,水面面积7.43km2,湿地面积10.88 km2,是江汉平原北部最大最美的原生态芦苇湿地公园。自2015年被批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以来,孝感、应城两级党委政府扎实推进保护与治理工作,先后投入3.2亿多元用于湿地修复、完善设施、退塘还湖等工程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精密监测与细致管理,充分发挥市、镇、村三级河湖长制的统筹协调管理功能,实施退湖、移民、转产等多项举措,使老观湖变成为水草丰茂、景观优美、生态和谐、绿色发展的湿地湖泊治理典范。
(孝感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调研现场)
孝感王母湖是孝感市第七大湖泊,水面面积9.2 km2,流域面积119 km2。近年来,孝感市委市政府科学规划“两湖镶嵌、六水相依、双城相拥”空间格局,打造“一河三湖、一链多廊,蓝绿湖链”生态格局,结合奥体公园、邓家河湿地公园等工程项目,建立“岸线稳定、形态稳定、面积不萎缩、水质稳中有升”的目标,将王母湖作为湖泊流域综合治理的样板打造。创新融资方式,采用“地方投资+行业中省投资+城投融资”和“EPC+F+O”模式,融资投入达30多亿元,湖泊流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形成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王母湖”新形象,并促进形成“文旅体育教育+休闲康养娱乐+商业开发”的绿色产业发展。
(孝感王母湖调研现场)
豹澥湖地跨武汉与鄂州两市,水面面积28 km2,流域面积186 km2。豹澥湖在东湖高新区的面积达23 km2,是武汉新城的水域心脏,既是生态景观的核心关键,也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武汉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豹澥湖成为典型的城中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紧张。武汉市委政府以及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豹澥湖的保护与治理工作,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预防为主”原则,建立“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水生态保护、水环境质量、水安全保障、水智慧管理、水资源利用、水文化建设、水经济发展,打造流域水环境治理示范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宜居韧性湿地样板城市”总体目标,运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思维方法,创新探索“分区管理、规范排水、商街自治、严管严治”治理模式,充分发挥“部门协同、政企协同、政民协同”等多元共治合力,采取老旧市政排水管道设施及港渠混流排口综合改造、混流社区雨污分流、排水泵站扩容等多措并举,使豹澥湖在面临高度发展刚性排放的压力下,水质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从地表水四类提升到三类,总磷浓度大幅削减,降幅达43.2%。鱼类、鸟类等水生生物栖息地得到明显改善,世界迁徙候鸟青头潜鸭前往栖息繁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景色生成。
(东湖高新豹澥湖调研现场)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湖泊,本湖集水面积2085 km2全流域面积3265 km2。梁子湖以梁子山为界,分为东、西二湖,东梁子湖位于鄂州市梁子湖区,是武汉都市圈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战略水源地。为了守护好梁子湖“一湖碧水”,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鄂州市与梁子湖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创新探索“水草+净水”“水草+生态”“水草+养蟹”“水草+ 旅游”“水草+科普““水草+碳汇”“水草+金融”等的“水草+”全产业链模式发展,水质明显上升且稳定,防洪排涝安全提升,渔民增收明显,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梁子湖区的经验做法是湖北省流域治理的成功典范,为湖北省在流域保护与治理、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经济发展上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新路径、新模式。
(鄂州梁子湖区调研现场)